古代房子基础-松木桩,古代建筑施工的奇迹!建筑物在建造时都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因为天然的地基可能包含沙土、淤泥、杂填土等没有多少承载力的土层,也可能因为各部分成分不同,承载力不同而造成不均匀沉降。只是对较小规模的建筑来说,地基的处理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可以通过减轻建筑自重、加大基础底面积、加深基础埋深或夯实地基土等方式来实现。而这样的处理对庞大沉重的高层建筑来说就远远不够了,打桩就是加固地基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现在对桩基础已经使用很熟练了,有预制桩、CFG桩、水泥搅拌桩等。但是你知道吗?古人也是用桩基础,可以说现代高楼大厦的基础技术是由古代松木桩演化而来的。 松木桩(千年桩)处理、桩摆布为梅花形,即五个一组。有没有感觉像现在的五桩承台。 中国最早的桩基础拒今大约有700Q多年,是在浙江宁波附近的河姆渡,作为古代干阑 式木结构建筑的基础是由圆木桩、方木桩和板桩组成的桩基础。圆木被直径在6~8cm之间,板桩厚2.4~4.0cm,宽10~50cm,木桩均系下部削尖.入土深度最深达115cm.这是最早的桩的雏形.桩基碥用于桥棄,历史也极为悠久。据《水经注》记栽,公元前532年在今山西汾水建成的三十燉往木柱梁桥.即为桩柱式桥礅.泰代的渭桥、隋朝的郑州超化寺、五代的杭州湾大海提,南京的石头城和上海的龙华堪等,都是古代基础应用的典范。 灵渠大坝的基础就是松木桩,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有“水浸万年松”之说,所以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但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则不宜使用松木桩。著名水利工程——灵渠的基础处理也采用了松木桩。灵渠景区位于漓江上源“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桂林米粉发源地”的桂林兴安县境内,距离桂林市只有50公里。灵渠始建于公元前211年,是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大业而建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灵渠全长37.4公里,是现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的开凿,连接了湘江和漓江,也从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从秦朝到民国两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原和岭南唯一的交通枢纽,随着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灵渠的运输作用被逐渐取代,但至今仍发挥着灌溉的作用。灵渠的建成,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文明的融合,目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 桩基技术的发展受工业化的影响巨大,如水泥工业的问世、现代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化学工此的崛起,都使桩基技术及其应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时期成阶段。而且.由于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及环境背景,往往出现最古老的桩型和现代化的桩型同时共存,例如,至今木桩在某些地区和工程中仍有应用。 由于桩型及施工工艺的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在桩基的设计理论和概念上,还是在桩的效用上,都产生了许多实质性的变化.桩的应用及成桩工艺比过去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了。特别是在桩基的设计和施工領域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甚至是“离经叛道”的概念,例如,塑性支承桩概念、复合桩基理论、桩基逆作法.热加固成桩…等等。在桩的应用上,除了承受竖向荷载外,还用以承受斜向的甚至是水子向的荷载.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桩仅用于改善桩周围土的承载力,而不是由桩直接承祖结构物的荷载。 随着桩基技术的改良和发展,桩已不只是单独地被应用,在许多情况下,它与其他的基础形式或工艺联合应用.例如,化学灌浆排桩联合护壁等,以适应上部建筑的超重荷载、深基坑开挖等的需要。此外,桩的发展趋势表明,桩身的超高强度、大直径、超长度、无公害沉桩工艺,以及完美的施工控制技术等已经成为未来桩基改良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打桩木的用途和优点有哪些
文章分类:
新闻中心
|